聯合國大會通過“未來公約”,為旨在拯救全球合作的協議
- 建檔日期:113-09-22
- 點閱:13
9/22聯合國大會通過“未來公約”(Pact for the Future),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稱其為具里程碑意義的協議,是邁向更有效、更具包容性、網絡化多邊主義的進一步變革。
該公約並涵蓋關於努力實現負責任和永續之數位未來的附件。在為期兩天的未來高峰會(Summit of the Future),於開始時未經投票該公約就獲得通過。該協議是經過約九個月的談判後達成的。
古特雷斯在峰會上表示:我們來這裡是為了將多邊主義從懸崖邊拉回來。我們認識到,在聯合國及其憲章為核心下,必須加強多邊體系及其機構,以跟上不斷變化的世界步伐。必須適應現在和未來,有效、有能力、為未來做好準備、公正、民主、公平、代表當今世界、包容、相互聯繫和金融穩定。今天,我們承諾多邊主義有一個新的開始。該公約中的行動,旨在確保聯合國和其他主要多邊機構能為人類和地球創造更美好的未來,使我們能夠履行現有承諾,同時迎接新的挑戰和機會。
古特雷斯長期推動高峰會和該公約。未來公約,涵蓋和平與安全、全球治理、永續發展、氣候變遷、數位合作、人權、性別、青年和子孫後代等主題,列出各國承諾實現之約56項廣泛行動。
全球危機已凸顯聯合國改革和徹底改革國際金融體系的必要性。面臨挑戰包括烏克蘭、加薩和蘇丹持續不斷的戰爭;氣候變遷減緩努力的落後;普遍存在的國債問題;以及擔憂缺乏治理的技術進步。
俄羅斯副外交部長批評未來公約的談判和通過。俄羅斯未能納入一項得到北韓、敘利亞、尼加拉瓜、白俄羅斯和伊朗支持的修正案,該修正案明確規定“聯合國及其系統不得干預本質上屬於任何國家國內管轄範圍的事務”。
一些氣候談判觀察家感到遺憾的是,大會週日上午通過的全球協議沒有比去年在杜拜舉行的 COP28 峰會有更進一步確認放棄化石燃料使用的承諾。氣候智庫 E3G 的高級研究員 Alden Meyer 表示,各國對解決這些污染燃料的必要性表現出「集體失憶」。





